本报讯记者张捷报道:由中外警方协同作战,历时3年,一起特大国际文物走私案终于画上圆满句号。日前,3000余件走私出境的文物从英国追缴回国。从今天起,这批文物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“打击文物走私成果展览”上公开亮相。国家文物局马自树副局长介绍:这是我国运用法律手段、辅以外交交涉、迫使文物走私团伙就范而成功索回大批走私文物的首例。
据了解,这批文物不仅数量大,而且涵盖历史年代长,从史前原始社会直至明清;涉及范围广,以陶瓷器最多,另有青铜器、新、旧石器时代石器以至史前恐龙蛋化石、驼鸟蛋化石、鳖化石、熔岩标本等,是反映我国祖先生产、生活状况的重要资料。这批文物中不乏一、二、三级珍品。有关人士介绍:这批文物是在英国警方1994年夏季破获一盗窃、走私文物团伙后被查扣的,之后我国有关部门历时三载艰辛交涉,方使之回归故里。
此次参展的还有今年公安、海关追缴的部分文物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于1996年11月27日河南巩义宋永泰陵被盗割后走私出境的“客使头像”。这件头像在1997年7月被发现在美国某拍卖行待价而沽。之后中美警方通力合作。今年6月23日,这件文物作为克林顿访华的礼物回归故国。展览中还有今年2月15日于偃师墓葬盗案中失盗的部分文物。据了解,这批文物全部64件。案发后,洛阳公安机关行程数万,跨越十省,20天内破获。其中7件已被走私到英国的珍贵文物是由一香港爱国商人购回捐赠国家。
这次展览是由国家文物局、公安部、海关总署联合举办的。